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董卿、郑爽、张韶涵……你们是失散多年的亲姐妹优质

742次浏览| 2019.05.09 21:15:25 更新
来源:互联网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电影派

Vol.1794

董卿,公认的主持一姐,央视国综的指定门面。

就在昨天,失态了。

而这,只是因为一个词——“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什么?

简单来讲,是你自出生后,第一个参与的群体。

父母,是这个群体中,你唯一的上级。

而你,只能被动接受命令。

最常见的一种命令就是——抹平孩子,克隆父母。

董卿,就是其中之一。

靠着少年贫瘠的肩膀,董卿父亲,从上海崇明县的农村家庭,走入了顶级学府复旦大学。

“苦难”,就是父亲的人生哲学。

所以,从出生开始,董卿就成了一台抗压仪。

没有同龄伙伴,没穿过新衣服,甚至不能照镜子。

15岁,到宾馆当清洁工,十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

工资,一天,才有一元,只够来回车票。

家门口中学出早操,董卿也被拎到了日头下。

400米的跑道上,只有埋头挥汗的董卿和苛责不断的父亲。

“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陪伴她的,只有元曲唐诗、楚辞宋词。

董卿,就这么顺顺利利的,成为了“才女”。

各大育儿亲子号也坐不住了,等不及出了“怎么用三招培养才女”的通稿。

觉得深陷泥沼的,好像只有董卿。

没办法,因为董卿,实在太耀眼了。

2005年,第一次主持春晚。

六位主持人中,她是资辈最小的一个,却也是最站C位的那个。

一向毒舌的金星,提起她,也毫不吝赞词。

"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这样的董卿,很难联想到家庭受害者的弱者形象。

幸运的是,父亲对知识的严苛,让董卿有机会走出“原生家庭”的骗局。

郑爽,就没那么幸运了。

她碰上的,不过就是一个被梦想放弃的普通人。

4岁登台演出,5岁学钢琴舞蹈,12岁,就一个人去了成都学艺。

18岁,终于凭着《流星雨》顺利出道。

妈妈年少的梦想,终于投射到了女儿的现实。

少年成名,与董卿一样,郑爽也被当成了幸运儿。

红章印的奖状撑起了童年半个世界

即使是郑爽的粉丝,也从不觉得这种“早熟的优秀”有什么不妥。

看过《花儿与少年》的人,对郑爽的评价离不开一个字—倔。

没有做到100%,就是负分,这点,董卿也一样。

节目第一期,郑爽被选为导游,负责安排国外住宿。

但是“爽式英语”在国外,并不太好用。

没关系,隔壁的毛小敏、宁静,都是说英语的大拿,她们来就行了。

可是郑爽,没有求助的想法。

弓背、垂眼、低头,不像管事的,反而像是做错了事。

最后,还是毛晓敏看不下去,跟郑爽讨来了沟通行程的活。

郑爽,像顽石,而董卿,像古玉。

看似坚强,其实,质地脆弱。

不一样的是,董卿意识到了“原生家庭”的伤害,而郑爽还没有。

“原生家庭”的伤害,不在皮,而在骨。

博学如高晓松,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因为父亲的冷漠,他排斥任何“被干预”的可能。

所以,只有19岁的夕又米,成了他的伴侣。

只因为,“她的三观可以由我一手建造”。

婚姻走到尽头时,他说了句“不快乐,没有什么创作空间。”

他手里,一直有把折扇,活像把分隔自己和世界的利剑。

感性如伊能静,也在开始一段新恋情后,才明白了自己的偏执从何而来。

对于新的“家庭”,她形容为——

“抓到了一根浮木。”

离开也无法逃离,这才是“家庭”最伤人的地方。

十年沉寂之后,周而复始,噩梦重演。

2018年,张韶涵又被亲生母亲和舅舅告上了法庭,罪名是“弃养、吸毒”。

参加采访,主持人旁敲侧击,甚至拿刘嘉玲来举例。

张韶涵最后说了句,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我的家人。

又要原谅了吗?

受害者,为什么总是被“要求原谅”?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被亲哥打到骨断裂。

躺在病床上,表情像个幽灵。

她把亲哥告上法庭。

所有人来看她,翻译成一句话就是,“别作了,他可是你亲哥。”

遇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

所有人先想到的,不是治愈伤害,只是怎么阻止小辈可能的“反击”。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或许,比起张韶涵式家庭显而易见的罪恶,苏明玉对家庭的“哭诉无门”才是更让人绝望的。

《狗十三》一类的电影,我不介意你去评论区寻求共鸣。

你会发现,现实,比电影描绘的世界,更加苛刻。

武志红说,原生家庭是一种宿命。每个孩子都有一种活力,活力没有被看见,就成了“黑色活力”。也就是恨。

还记得《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小四么?

16岁的小四,在捅向小明时说的,正是父亲骂他的原话。

他杀小明,也像在杀掉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

到底,好的“原生家庭”要怎么做到?

很简单,共情。

《天才少女》中的玛丽,天生没有父母,舅舅是唯一的家人。

她的原生家庭,似乎先天条件并不好,但她从没有逃离的想法。

靠的,就是强烈的共情。

在知道亲生父亲还在人世,却一直不来见她的时候,玛丽把自己关在了房间。

她认为,自己没有被爱。

弗兰克没多说什么,把她带到了医院。

手术室外,围了一群焦躁不安的人。

医生走出,宣布母子平安,一群人欢呼,喝彩,喜极而泣。

原来,这里是新生儿的出生地,而门外,是等待惊喜降临的家人们。

弗兰克告诉玛丽,你,也是这样出生的。

好的“原生家庭”,本就没有什么固定的硬件条件。

不再强加影响,学会共情。

在成为一个厉害的大人之前,请先让他们,当好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

别再让糟糕的“原生家庭”,伤害更多人。

因为没有人,有机会重来。

收到690个赞

电影派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0900928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