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既叫好又叫座的商业片包含了很多因素,就算是盛产大片的好莱坞这种好片也只是占了一小部分而已。以下是我对中国电影近几年低迷一些个人看法,如有不成熟的地方,请所包涵。
剧本。一个剧本等于一部影片的灵魂,没有好的剧本或者故事线,就算场面再火爆也不过是看热闹而已。纵观电影历史,能够长久不衰,让人会无味无穷的电影大多都是“走心”的作品,要么是感人至深,要么是震撼灵魂,这些影片甚至强大到能改变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影响到自己的某部影片,因人而异所以不做赘述。反观当下国内(特指大陆,香港以前已经形成自己特有的流派,但最近几年也是低迷,具体原因在后面会提到)的影视圈,模仿复制仍是主流,对于投资人来说回流投资和赚钱才是主要的,高薪吸引一些人气高的明星出演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剧本并不是他们所关注的。为了生计,多数剧作家也只能是引用时下时髦的故事线来打造纯商业的电影,也就是只为圈钱,无其他任何想法的作品。但是对不是出演明星粉丝的观众来说,这些作品只能被人唾弃。就算被预告吸引进入影院,看后也只能再次失望。
演员。如果说剧本等于灵魂,那么演员的演技就是具象化的肢体。一个好的演员能将故事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甚至升华。中国之前有很多演员将很多角色深深地刻画在我们的脑海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但是这些角色大多出现在80,90年代... 放眼当下的电影圈,又有多少传统的电影明星呢?动不动就三栖甚至四栖明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些世界著名的电影明星有几个是在好几个圈子混的?任何职业都是有职业操守的,例如韩国电影明星很少涉及别的圈子,偶尔出席别的活动也是为了宣传电影,为的就是保持观众心目中他们应有的电影形象,包括国内很多老的电影演员也是这样,没有好剧本我们平时甚至很少听到他们的消息。但是现在某些演员能凭借一条绯闻或其他新闻造成的热度就能出演电影,你们认为这些人的演技能好吗?
导演。导演等同于剧组的大脑。导演通过选角,现场控制和后期剪辑让整个故事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甚至锦上添花。这样的导演我们有,但是太少了。例如张艺谋和冯小刚导演,他们出品的作品就算不是经典,但也绝对不是烂片,看他们的电影我们心里有底。新一代的导演个人感觉缺少了那种文化底蕴,也没有个人风格(不排除新导演选择余地少的缘故),所以他们只是将各种元素“揉合”到一起以达到票房的目的。
政策。不得不说,政策限制将中国电影可以涉猎的范围所的太小了......黑帮,枪战,暴力,反社会和政治方面的电影基本上是禁止的,但这些题材却往往是观众最喜欢看的。韩国最近的三部热片:《釜山行》《隧道》和《哭声》恰恰就是这些题材。中国的导演和剧作家只能拍言情,青春,抗日,不吓人的恐怖和搞笑电影,能拍出多少好片?香港回归后,他们擅长的警匪,黑帮这些传统强项也遭到削弱,有审美疲劳的因素,也不排除政策原因。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非专业人士也只能将自己看到的一些表面现象整理一下,如有错误,请指正,我会虚心受教
http://suo.im/4o5en
一说到烂片,我们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把责任归咎在演员身上。没有错,我们目前的电影行业确实存在着演员实力不足,却因为高人气而占据大部分的制作费。这些大家已经批了很多,在这里我也不想多说了。在这个事情上,我的态度还是持着很客观的态度,如果制片方觉得某年轻演员演技还不成气候,那大可不做这种高投入却低评价的事,但是很多人还是请了,这只能说是他们更收益赌在了演员的人气上,说到底,中国的电影行业还是太浮躁。
今天我着重想讲的其实是编剧和导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最近电影圈一个不好的现象,我们很少看到真的有好的编剧和剧本,按现在的影视行情,某些小说就是构成剧本的一个现成素材,有的甚至就是小说家本人担任编剧,但我们最后会发现单看小说是还过得去的,但是一搬上银幕各种恶俗和低水准。
我想说的是,网络小说不是我们的编剧应该去做的东西,网络小说其实是比较快速的消费文学,尽管有的小说大红大紫,但是他们是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网友的娱乐内心。至于人物故事其实都不深入。
我一度都非常怀念,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电影的繁荣。当然,如果你现在还拍赌片、警匪片,那我不会想要去消费,所以,编剧也要与时俱进。
有了一个好剧本之后,有一个好导演至关重要,这是整部电影成败的关键。我一直都觉得,导演除了讲出想讲的故事,说出想说的话之外,是一定要具备电影的创造力和敏感度。
而导演的创造力很大部分体现在镜头上,用镜头来聚焦把情感和画面传递到观众的内心,这就是导演的真正使命所在。而在中国,敢把镜头用大胆的当王家卫导演莫属。
我们也翻拍过韩国有名的《奇怪的她》,但是认真看原著的人就会发现,中国改编的版本镜头的运用跟原著不止是差一点点。其实对于原著的改编我们只是加入了中国本土化的元素,而故事发展的节奏、角色的演技,我们几乎是照搬了。那问题只能出现在导演身上。
对于中国的导演甚至是某些大导演们,我想说,你们真的该去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拍什么样的电影,很多时候不是观众的市场需求问题,观众都不是白痴,好电影就会受追捧,你是否能把一个故事拍出彩,这是观众想看到的。
也请广电大叔心态放轻松些,一个孩子你老限制着他,教他如何成长呢?如果导演、编剧和演员决定着一部电影的质量,那您就是决定着一部电影的生死啊。
一说到烂片,我们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把责任归咎在演员身上。没有错,我们目前的电影行业确实存在着演员实力不足,却因为高人气而占据大部分的制作费。这些大家已经批了很多,在这里我也不想多说了。在这个事情上,我的态度还是持着很客观的态度,如果制片方觉得某年轻演员演技还不成气候,那大可不做这种高投入却低评价的事,但是很多人还是请了,这只能说是他们更收益赌在了演员的人气上,说到底,中国的电影行业还是太浮躁。
今天我着重想讲的其实是编剧和导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最近电影圈一个不好的现象,我们很少看到真的有好的编剧和剧本,按现在的影视行情,某些小说就是构成剧本的一个现成素材,有的甚至就是小说家本人担任编剧,但我们最后会发现单看小说是还过得去的,但是一搬上银幕各种恶俗和低水准。
我想说的是,网络小说不是我们的编剧应该去做的东西,网络小说其实是比较快速的消费文学,尽管有的小说大红大紫,但是他们是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网友的娱乐内心。至于人物故事其实都不深入。
我一度都非常怀念,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电影的繁荣。当然,如果你现在还拍赌片、警匪片,那我不会想要去消费,所以,编剧也要与时俱进。
有了一个好剧本之后,有一个好导演至关重要,这是整部电影成败的关键。我一直都觉得,导演除了讲出想讲的故事,说出想说的话之外,是一定要具备电影的创造力和敏感度。
而导演的创造力很大部分体现在镜头上,用镜头来聚焦把情感和画面传递到观众的内心,这就是导演的真正使命所在。而在中国,敢把镜头用大胆的当王家卫导演莫属。
我们也翻拍过韩国有名的《奇怪的她》,但是认真看原著的人就会发现,中国改编的版本镜头的运用跟原著不止是差一点点。其实对于原著的改编我们只是加入了中国本土化的元素,而故事发展的节奏、角色的演技,我们几乎是照搬了。那问题只能出现在导演身上。
对于中国的导演甚至是某些大导演们,我想说,你们真的该去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拍什么样的电影,很多时候不是观众的市场需求问题,观众都不是白痴,好电影就会受追捧,你是否能把一个故事拍出彩,这是观众想看到的。
也请广电大叔心态放轻松些,一个孩子你老限制着他,教他如何成长呢?如果导演、编剧和演员决定着一部电影的质量,那您就是决定着一部电影的生死啊。
一部影视作品的诞生包含了三个大的方面:
1,编剧对影视作品的整体设计。编剧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整个影视作品灵魂的缔造者,但是现在国内影视行业的问题就出在,投资人总想用投资权力操纵编剧,影响着影视作品的品质。编剧被投资方当成长工在使唤,我让你写什么你就得写什么,我让你怎么改你就得怎么改剧本。这是对剧本的践踏,也是对影视文化的侮辱。
2,导演根据剧本写分镜头,确定影视作品的风格,然后选演员选景,然后指挥拍摄,最后指导后期制作等等 。在中国投资电影的投资商是不少,但是真正懂电影的投资商却不多,你说他不懂电影吧,他是投资人,导演的工作他也要干涉一下,例如选演员,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投资方在做主。这样一来,观众就要骂导演了,“这导演是不是有病啊,选演员都不会”。诸不知有多少导演是背了投资方的黑锅啊。
3,制片人也称作出品人,影视公司的老板或者是投资方的代理人,制片人也要听命于投资方,也就是说投资方有权力干涉影视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对剧本的改动,影视作品中广告的植入,对导演选演员的工作都会有直接的影响。
在中国想要拍出一部好的电影绝非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说到底在中国影视圈的这种商业化模式,其实是投资人的价值观决定了电影的品质。中国影视行业不缺人才,其实缺的是自由,创作的自由,拍摄的自由。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看了《釜山行》,但真不觉有大家所说的多么好。满满的的套路,仅此而已。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感染病毒的年轻女人上了一辆开往釜山的高铁,然后发病变成丧尸。在之后见人就咬,被咬者也变成了丧尸,丧尸越来越多,大家开始“打怪”自救。其实就这么见一个故事,和我们看到的很多丧尸电影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了,任何一部丧尸电影,都不会仅仅是打怪。还要来那么一点人性。而这个人性肯定是有善有恶的。恶的代表,那个一心为己的大叔,为了自己不择手段。政府机关满口胡言,要将大家隔离。善的代表,则是那个男主的小女儿,孩子永远是善良的。选择自我牺牲的摔跤大叔。等等。
此外,还要制造转折,比如男主,本来也是一个自私的人,但是在影片这短短几十分钟,完成了人性的升华。最终牺牲自己,换取女儿和孕妇的生机。以及最后的结尾,小女孩用歌声躲过一劫,电影结束。孕妇孩子都活了下来了,那就代表着还有希望。
细细看来,都是套路。但就这样一部满是套路的电影却让很多人得到共鸣。因为导演给我们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动作,有悬念,有煽情,观众的要求其实并不高的,仅此而已。可惜现在国内能讲好个故事的导演真是太少了。
总结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电影的确是垃圾,我从来不看。这个拍不出好片因素很多,政策占第一,美国能调侃政府,中国电影全是歌颂政府,一点问题都给你打趴下。香港人口700万,你看拍出多少经典电影,大话西游就是其中一个例子。第2是那些投资拍电影的公司都是讲究回报,商业意义太重,西游火就一直拍西游,鹿鼎记火就拍鹿鼎记,你看中国翻拍电视剧有多少。电影也是,改编太多,一直就缺少2个字创新,我说的不是在剧情片段某一部分,而是整个电影的创新,我们拍来拍去古装片、抗日片、民国时代电影、恐怖片(还不允许有真鬼)。你说能有进步吗?一些我们从来没有涉及的题材,比如科幻片,一些商业公司要投几千万甚至上亿,能不能通过审核也不清楚。他们不敢贸然去头,总之不是我们中国人没有创新,而是现在政治商业上的不许。
Ps:韩国拍的好看奇怪的她,中国拍的就是垃圾。功夫熊猫1、2都非常好看,3拍成后我想怎么和前作差了那么多,后来一查是中国有加盟。问题在哪里呢,说的话一天都说不完。我希望这些导游真的能好好思考下。
再说下我是个电影迷,看了几十万部电影。电影的好坏我想我还是能客观评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