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看的最顺利的是罗琳阿姨的《哈利波特》系列。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之前看过中文版的原因。因为说实在的本书的生词实在不少。罗阿姨的英国文学学位不是买来的。所以如果你喜欢《哈》的话,这本书的推荐指数就是******。(观众:嗯?我好像数了六颗星?难道五颗星不是满分吗??)但如果不喜欢的话就算了。除了《哈》,还想特别推荐一本书。比较小众。叫《You’ve Got To Read This》。(《你一定得读读这本书啊》?)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检索时无意发现的。是由《心灵鸡汤》(不要用鄙视的眼神看我。。我真的没读过这个系列。。)的编者主编的。有很多篇小故事。每一篇的作者都是有传奇经历的。要么是大作家,要么是大公司的老总。因为作者良莠不齐,所以文章难度也各不相同。可以挑适合的读读。推荐指数:*****再后来我就开始找畅销书读了(表鄙视我。我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英文,所以基本捡好读的读)。其实畅销书真的很适合培养英文阅读习惯。畅销书的特点是短,情节吸引人,最重要的是生词不多。(大概是因为畅销书的作者和读者都没什么文化。。)我还专门买了一个kindle。当然所有书籍都从网上下载或者某宝低价代购来的(表再次鄙视我,等哥我以后有钱了会买正版的)。顺便表示一下对我朝代购们的佩服之情。没有遇到他们搜不到的书~~而且价钱真真是白菜价。链接我就不放了(即便我不觉得帮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做推广有任何不妥。。)。自行搜索低价代购电子书。一把一把的。。最后总结陈词。英文原著最关键的还是要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最开始可以从简单的入手,但到了后来兴趣才是最主要的驱动。
从第一本读的“书虫”出的《佛兰肯思坦》(是这么翻译吧),到刚刚出国时读的《动物农场》,到现在经常读的各种畅销小说,我走过的这段英文原著阅读之路应该能给楼主提供一点帮助。
--------回忆录开始--------
初中的时候开始流行起阅读英文原著。当时有一个系列叫“书虫”。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一本绿色的小书,左面的页上印的是英文,有面的页上印的是中文。可以对照着读。页脚还有标注。
一本十块钱。我攒了一个月的钱,去买了一本《佛兰肯思坦》。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英语。
第一次读英文原著。文章长,句子也长。但是内容很有意思。加上脚注。基本上是一半原著一半翻译地把这本书给读完了。之后跟同学讲起自己读过原著。还是漫风光的。从那时起就开始对英文原著有了兴趣。也有了一些自信心。
推荐指数:*****(入门)
刚到国外的时候被强迫参加了半年的英语培训班(要不然不让上大学)。有一项学习内容就是阅读原著。一共要完成两本书。每本书都有两选项。
第一本是乔治奥维尔的《动物农场》(资本主义教育者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本来一个个根正苗红的我们是坚决抵制这本书的,无奈另一个选项实在是太高深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英文版》)。。最终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这一本。传说有一个哥们决不屈服,硬是把《钢》给读完了。。我只能膜拜了。。
看英文原版书,学英语是收获,但不应该是唯一目的。如果只抱着学英语的目的看原版书,真不如背单词书,反正一样的索然无味。找对书,就如对症下药,不是为了多认识单词,也不是为了背几个句型,完全是为了读完这个故事。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学英语为目的读书,随时可以停下,无非叠一页停下而已。可真喜欢里面的故事,产生阅读趣味了,哪里这般容易停得下来,半本读完还不过瘾,得一口气读完才行。至于学英语收获,是自然而然的事,水到渠成。看语法书,讲very often的用法长篇累牍,不如小说里体味到那种感觉了,自然印象深刻,回头自己要表达的时候,呼之欲出。
按自己的水平挑对书最重要,我之前看《小王子》、《动物庄园》,都颇为无趣。偶尔查下字典,能完全阅读,可以前读过中文版,所以故事完全没期待,无趣。为了读而读,逼着自己读,耐着性子憋着读,好不容易读完没啥收获人先松了一口大气,终于完成了一个任务。大家有一个误解,以为词汇简单就是入门级,其实不是,可以拿中文版做比较的,《动物庄园》的词汇虽然简单,可乔治奥威尔是我极为喜欢的一个作家,尤其是那本《1984》,怎么算,他的书都不能作为入门级读物,其政治讽刺非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方可领略其滋味。
推荐的几本书,没看过中文版,英文版又实在词汇简单基础可剧情又婉转千回,故事性特别强。很容易就被作者带入其中,享受一段故事。又经常感叹,某一句某一个短语用的精辟如来,下次自己也要拿来这么用。多基础呢?初中三年上课听讲,自学过新概念1-2的人读以下几本书都会很享受,破增长学英语的信心。不信,你读了试试。保证你读着读着就忘记你起初是为了学英语才看它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