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痛觉的生理学机制
人类的感觉分为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躯体感觉包括一般躯体感觉,如痛觉,温觉,触觉,压力和振动觉,平衡觉和位置觉;特殊躯体感觉,如视觉和听觉。一般内脏感觉包括了头,颈,胸,腹器官的感觉,包括痛觉;而特殊内脏感觉包括了味觉和嗅觉。
人体的感觉系统由中枢的负责感觉的皮质区域,神经传导的通路和外周的各种感觉感受器组成。因此,痛觉按来源可以分为两种,即躯体感觉的痛觉和内脏感觉的痛觉。这两种痛觉的特点差别很大。
b. 躯体和内脏疼痛的区别
躯体对切割痛非常敏感,相反,内脏对切割痛比较迟钝,但对拉伸或绞榨造成的绞痛非常敏感。
躯体疼痛的定位非常明确,躯体被割伤的时候,我们总能意识到疼痛的位置在哪儿。但内脏痛则不同,它的定位模糊,腹痛待查是临床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往往感觉疼痛的位置并非病变的位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牵涉痛了,胆囊疼痛的病人,往往觉得左肩疼痛,而阑尾炎的疼痛早期在上腹或脐周。
躯体疼痛能被中枢镇痛药物缓解,但内脏绞痛对中枢镇痛药不敏感。
我们知道疼痛时,大脑会产生一系列神经递质,激活阿片肽受体,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我们平时说的吗啡,杜冷丁这类药品,就能激活阿片肽受体,起到非常强烈的中枢镇痛作用。但对内脏的绞痛,即使是吗啡也无能为力。
1. 痛晕是否科学?
科学。其实就是神经性休克(neurologic shock)。
人类有一套植物神经系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这套系统对心血管和内脏器官的平滑肌存在调控作用,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搏出量增加,血压上升。一般环境应激,如疼痛,往往引起的是交感神经的兴奋,人进入警戒阶段,回应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外周血管舒张,心率放缓,血压下降。在长期疼痛或者突然剧烈的疼痛发生时,交感神经失去张力,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舒张,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等等反应,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这类休克,就叫做神经性休克。
所谓痛晕,就是剧烈疼痛导致的神经性休克。而下面提到的痛死,就是休克造成的外周循环障碍和凝血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死亡。具体机制可参考外科学,微循环障碍和休克一章。而脸色苍白是由于疼痛引起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导致皮肤缺血的现象。
2.同上
3.这个涉及到人类对不同强度和时程的应激(stress)反应不同(fight or flee)。简而言之,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疼痛,人体做出的反应自然不一样。痛晕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降低代谢水平。一般的疼痛时,人体往往选择提高警觉性和反应性来应对环境的威胁。
4.有。神经性休克不及时治疗的,也会导致死亡。
任何过度刺激都会使神经系统当机,可以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去解释,但更实在的解释就是超载停工,是一种受损害的表现,在你疼到眼冒金星的时候已经没啥思考能力接近停工了。晕过去后有一个自我修复缓慢苏醒的过程,如果持续刺激,会受更大的损害甚至死亡。这和创伤结疤的时候再揭开伤疤是一个道理,结疤首先是受伤导致的,其次才是保护性修复,疤会隔离外界环境一定程度阻止2次伤害,再造皮肤神经末梢的时候会微微发痒,逐渐恢复所有感觉功能,这我们都体验过
当然,从生物学角度有大篇幅的具体论述,而且分很各种情况,什么头部受撞击晕倒、被子弹击中大出血晕厥的从头到脚生理状态,意识丧失不仅仅是关闭大脑的一些区域而已,比结疤复杂多了。这方面也有很多视频,我就不上了我曾经因紧张、愤怒、恐惧混合而休克过,不记得怎么倒下的。
疼晕的解释我认可大象说的神经性休克。其实不光是疼痛,有的人见血也晕,只要是强烈刺激,都有可能导致这种神经性休克。据我观察,在慢性疼痛的患者中,有很多疼痛的程度也非常剧烈,但极少见到晕过去的,我想原因是因为神经系统已经有一定的适应性,所以疼痛不算是突然的刺激了。
所谓的疼死,我觉得不能归罪于疼,真正导致死亡的,还是其他原因。比如说神经性休克导致的血容量减低继而休克,真正致死的还是休克,只是说诱发原因是疼。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认为疼晕过去是一种过激的保护机制,类似于过敏性休克一样,本意是好的,但是反应过度了,造成了不好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