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多发生于腰骶、骶髂关节、椎间关节或两侧骶棘肌等部位。腰骶关节是脊柱的枢纽,骶髂关节是躯干与下肢的桥梁,体重的压力和外来的冲击力多集中在这些部位,故受伤机会偏多。当脊柱屈曲时,两旁的伸脊肌(特别是骶棘肌)收缩,以抵抗体重和维持躯干的位置,如负重过大,易使肌纤维撕裂;当脊柱完全屈曲时,主要靠韧带(尤其是棘上、棘间、髂腰等韧带)来维持躯干的位置,如负重过大,易造成韧带损伤。腰部活动范围过大,椎间小关节受过度牵拉或扭转,可致骨节错缝或滑膜嵌顿。
腰部挫伤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如车辆撞击、重物挫伤等,致使肌肉挫伤、血脉破损、筋膜损伤,引起瘀血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尚可合并内脏损伤。急性腰部扭挫伤后限制腰部活动是关键。必须卧床休息,要睡硬板床以维持脊柱正常曲度。腰部不可过早强力进行弯曲、扭转等活动,以免加重病情。急性腰部扭挫伤后要及时冷敷,这样可使受伤部位血管收缩,从而减轻渗出和水肿。切记不可热敷。急性腰部扭挫伤后不能过早进行按摩,因为用力揉按会使局部充血、水肿加重。一两天过后,可在医师建议指导下进行适度按摩,切记不可盲目自行揉按。腰部扭、挫伤后急性疼痛患者可服用抗炎镇痛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中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剂如云南白药、三七粉等,治疗效果也不错。腰部扭、挫伤急性疼痛缓解后,可进行热敷、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要注意保护腰部。可酌情做些腰部伸屈、扭转动作,但宜循序渐进,不能过快过猛。另外,腰肌锻炼时应预防腰部受凉。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多因行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制所致,故损伤较轻。腰挫裂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腰肌扭伤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甚。检查时局部肌肉紧张、压痛及牵引痛明显,但无淤血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