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认为自己比同龄人年轻,这在科学上来说是有可能性的,“感觉年轻的老年人的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比,会更年轻一些。”如果一个人要想保持年轻的生理年龄状态,离不开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和健康心理。老年人到底应该怎么吃才更营养?对此,李莉表示,首先老年人吃饭要少量多餐。同时,应主动足量饮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老年人还要注意延缓肌肉衰减。延缓肌肉衰减的有效方法是吃动结合,一方面要增加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海鱼、豆类等食物,另一面要进行有氧运动和适当的抗阻运动。老年人应主动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餐或活动,通过烹制自己喜爱的食物,提升进食的乐趣,享受家庭喜悦和亲情快乐。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首先是耳鸣。根据过往心脏病病例显示,像高血压心脏病及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等都会不同程度出现耳鸣症状。4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连续或频繁耳鸣时间长达1周,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其次是打鼾。有研究人员表示,睡眠时打鼾其实是心脏还处于工作状态,这是心脏病的警报信号。如果一个人有长期打鼾的症状,那就要多加留意,因为这比不打鼾的人更容易得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还有就是肩痛。很多中老年人都会得肩周炎,却不知肩痛也可能是心脏病的征兆。其实有不少心脏病患者也有肩痛的症状,特别是左肩或左手臂常出现阵发性酸痛,这与血液流动和神经走向有关。据统计,约有65%的冠心病患者有肩痛的症状,如果中老年人发生肩痛,要特别注意。
老年人也应试着放弃每天一杯茶、一张报纸过一天的生活。注册个微博,开通个微信,那里有很多新观点、新态度,最重要的是,在这些领域,年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身体服老要注意生活细节,不服老不意味着逞强,特别是在身体上,有些事项还是要注意的:老年人外出旅游,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条件,不能逞能,不能过度劳累。老年人在锻炼的强度上要有底线,应该是以不产生疼痛为宜,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发生损伤。当老年人感到自己做某些运动很吃力时,可考虑采用其他自己不觉得吃力的运动方式。生活中,老年人注意不要轻易登高取物或抬举重物,虽然这些事可能是老年人在年轻时能轻易做到的,但年老后就不要轻易尝试了。另外,外出时要备好常用药;不要忽视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定期做体检。
俗话道“老借小”,指的就是老年人年龄大了,反而越来越像小孩子般任性。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会变得像小孩子一样冲动好胜,其中很多人没有服老的心态。“老年人不服老,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卫。他们感觉到衰老的到来,有一种危机感,因而下定决心进行抗拒。”河南大学马列部副教授马晓军说。这类老年人需要调整好心态。一方面要尊重自然规律,摆正心态,了解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要积极面对生活,适量运动,注意保养,延缓衰老的进程。需要提醒老年人的是,要把握好“度”,避免因强度过大、超过身体负荷的练习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