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的背景,可以轻松为美食增添美感。背景指的是除了食物本身之外,所有出现的物件都是“点睛之笔”,如盘子、餐具、桌布、等等,一切能随手拿到的,都可能成为背景中的一员。不是说单凭好看,漂亮的物件,就能使得画面好看,更讲究的是搭配的和谐美观。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干净!杂乱的背景只会毁掉照片,一定要找少物件,少色彩的背景,或者能与食物颜色形成强烈对比的,突出食物主体的。抑或拉长食物与背景的距离,利用镜头景深来虚化背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光线很重要,就算没有专业设备,也要尽量靠近自然光或较亮处就坐。 如果追求还原食物本色的话,可以调整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可以用白色餐纸做调校工具,将餐纸在取景器里的颜色调至最接近白色。但在一些场景中,如酒吧等较暗的场所中,还是用所处环境的自然光比较好。拍出来的东西会更有感觉。如果实在是光线很差,可以打灯。记得不要正面打光,一般采用侧逆。根据现场的光线,想办法调整。实在很暗,还可以用滤镜呢。
要有光。善用自然光能让食物清晰呈现。大多数情况漫射的自然光比较好。光线适合会让食物看起来更漂亮。看一下对比图。左边的番茄是用闪光灯拍的,右边的则是利用自然光补光。打了闪光灯的番茄虽然色泽鲜明,却也显得十分突兀,还会給人“过熟”的感觉;而自然光拍出來的番茄,红色虽然看起來淡了点,但整体給人的感觉却恰到好处,柔和鲜艳,让番茄看起来十分新鲜。
好的背景是成功的一半。背景要么干净简洁,要么有自己的风格,可以简单搭配几个相关的元素,忌杂乱。无论拍摄什么食物,能找到纯色背景,那拍出来的一定不会太差。或者背景色与食物颜色形成强烈对比,营造复古欢快气氛。但很多时候用餐场景杂乱,找不到相对干净的背景,可以用浅景深突出主题,虚化杂乱的背景。但是注意一点,请不要给背景打马赛克,谢谢。
多吃多拍,熟能生巧。当然还要多看看那些别人拍的好的作品,找找感觉。现在专门分享美食图片的手机软件也有不少,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有夜夜,食色。个人比较喜欢夜夜这款App,界面干净简约,美食图片质量都很高(当然主要取决于高质量的用户群),社区环境比较纯净友好,基本是饭前先喂饱相机的典型吃货和专业的美食摄影师。
在填满画面的前提下放大局部。有著名摄影师曾经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说明你站得不够近。”这个准则在美食摄影中一样适用。放弃食物整体,专注拍摄细节,即放大了肉眼能看到的部分,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往往比较有创意,生动有趣。这样的摄影不仅仅是在写实,而且更多加入了主观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