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挑看起来干干净净,肚皮雪白的螃蟹,那是换壳不久的,要尽量挑老螃蟹,尤其有些母蟹,肚皮看着脏脏的,有很多洗不掉的青黑色印子,其实往往这样的螃蟹会比较好。
蟹肚子上放一些干紫苏,给予大闸蟹一些独特的香气,紫苏可以起到除腥、驱寒的作用。火候的准确把握其实还要自己摸索,不能一言以蔽之,我的经验是一般2-3两的蟹,2-4只一锅,冷水下锅大火10分钟后不揭盖再闷2分钟是最好吃的,蟹肉白嫩富有弹性,而且也很容易脱壳,如果蟹比较大,或者一锅蒸比较多,蒸的时间可以稍增加一些。
作为一个老头子祖籍江浙地区,生长在北京的人来说,每逢吃蟹,身边总会有笑话。非常幸运,入了秋总能搞到几次肉足膏肥的螃蟹。得益于家中有南方人,从小吃蟹还是挺讲规矩的。用麻绳捆好的螃蟹,脐上塞进姜片和紫苏,温一壶花雕,蒸好后酒正好适合入口。吃的方面不论公母,都是从脐开始开蟹盖。去腮,咗一口蟹膏或者黄。然后吃蟹盖,蟹腿可以就地利用爪尖,只消轻轻一桶这里。熟练的人甚至一嘬就能把一条完整的蟹肉嘬出来。
我家是养螃蟹的,好的螃蟹捏螃蟹的第二条小腿,硬度捏不懂腿不弹就是比较丰满的蟹了。肚皮要白,当然不是惨白死白的,那种就是用药水洗过的,我个人感觉吧,湖水里有浮游生物的,大闸蟹再白也不会惨白惨白的。湖里用网围的湖边上的人吃螃蟹都是用湖水加一点点盐煮了吃,蘸有姜末的醋,刚捕捞出水的大闸蟹,这样吃鲜味很足,而且肉是鲜甜的,肉也很紧实。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俗称蟹农,每年顺丰空运邮寄出去的阳澄湖大闸蟹都会附带吃蟹的工具,里面带有剪刀等,不过本人吃蟹一般不用工具,就凭一双勤快的双手和一个敏捷的嘴巴就可以应对大闸蟹的九曲十八弯。另外大闸蟹必须热着好吃,香味扑鼻,鲜味绕舌,天下之美味也!冷了以后肉质僵硬一些,并且伴有一些腥味。
无论蒸也好,煮也罢,加点紫苏是极好的,增加香味还不容易吃坏肚子。用啤酒代替水,煮或者蒸蟹的时候。吃的时候当然配黄酒,如果能加点姜热一下自然更好(文艺一点可以再加写些枸杞和菊花瓣,姜不要多放,薄薄几片就行),螃蟹性寒,吃蟹的同时多吃些姜和紫苏可以中和螃蟹的寒性。
吃蟹用的精细工具一丝一丝吃的蟹八件,其实就是得一闲趣。在苏南浙北,有点人文情怀的人多喜爱闲趣,说到底那样慢慢吃蟹赏的不仅仅是蟹味,更是意趣,这也以年纪大的人颇多。杭州人专吃小而果肉少却香的野山核桃,也要配上一整套工具,最适合退了休了老杭州人消磨时间把玩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