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这个被世人称之为“象形文古国”的纳西人生活区域内,纳西人所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象形文字不但创造了一种辉煌的古文明,而且丰富了纳西族乃至中国的古文化。7月28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的记者在对纳西族进行采访时深深感到,纳西人始终在为拥有这一独特的文字而骄傲。有资料显示,纳西族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象形文的民族。
相传,古时有一天,突然发大水,只有一个叫崇忍利恩的人劫后余生,与天神知劳阿普的女儿衬红裹白一见钟情。衬红裹白带领崇忍利恩上了天堂,但知劳阿普坚决反对这门婚事,而且想出了杀害崇忍利恩的主意。知劳阿普让崇忍利恩赤脚过刀梯,让他在一昼夜砍伐完99片森林,一昼夜烧光所砍伐的树木,一昼夜在被砍伐的99片森林的地上撒下种子,一昼夜把撒下的种子再如数收回等。但知劳阿普没有想到崇忍利恩是9位开天男神、7位辟地女神的族系,他是连翻99座山不知道疲倦、连涉77条深谷不需要歇息的族系后代,任何人打不死也不会被征服。当知劳阿普所有的伎俩都用完后,只好将女儿嫁给崇忍利恩。于是,崇忍利恩夫妻二人来到地上过着耕牧的生活。不久,他们就有了恩恒三兄弟。这三兄弟长大后,却不会说话。后来,经过祭拜天父天母后,三兄弟才会说话,但他们的话语却各不相同,大哥说的是藏语,后来发展成如今的藏族;老二说的是纳西语,并逐渐发展成纳西族;而老三则讲白语,而后发展成为白族。
传说虽然过于浪漫,但说明纳西语与白、藏等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纳西语可划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方言区。东部方言区系指金沙江以东的纳西族居住区,以云南和四川交界处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语言为代表,操这种东部方言的约有5万人。西部方言区包括整个金沙江以西的纳西族居住区,以云南省丽江县大研镇的语言为代表,操这种方言的大约有25万人。而所谓纳西语便是以西部方言作为基础方言,丽江县大研镇白话为标准音点的。分属东部和西部两个方言区的人通话有困难,主要原因就在于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使得许多词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语言学者曾从两种方言的常用词汇中抽取出1500余个词进行比较,发现其中同源词仅为900来个,占60%左右,而非同源词达近600个,约占40%。即使是那部分同源词,在发音的音位与音调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近些年来,有关部门虽在西部方言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一套纳西文,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即使是在西部方言区的使用面也颇为狭小。 纳西语有纳西语口语和纳西语书面语(即东巴文,又称纳西象形文字)之分。纳西语口语较为简便,一般多为2音或3音为一词,书面语则以单音为一词为主。
纳西语,纳西族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其语系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一种独立的分支语言,同彝语、哈尼语以及拉祜语等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纳西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是:辅音分清浊,其中浊辅音较多;韵母以单元音为主,复元音较少,而且元音往往不分松紧。语言学者以云南省丽江县丽江坝的纳西语为模本进行统计,共有三十九个声母和二十二个韵母。纳西语的声调一般可分为高平、中平、低降和低升四种。在语法方面,词序和助词搭配是构成句法的主要手段,句子成分的基本顺序为:“主语—谓语”式或“主语—宾语—谓语”式。在纳西语的词汇中,量词显得较为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