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是怎么样的一个城市!这个问题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层面。首先是维也纳自身的形象,其次是维也纳在德意志的形象,第三是维也纳在中欧的形象,还有一个就是维也纳在欧洲的形象。
我们来分开谈谈。首先是维也纳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维也纳是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但实际上到1815年维也纳的人口都不到二十万,从地理上说维也纳是德意志边缘的一个城市,就像奥地利本来就是巴伐利亚的东边疆区。梅特涅说“亚洲的开端就在维也纳城门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带状大道”也是亚洲。从日后哈布斯堡帝国的版图而言维也纳是帝国的核心,但是在维也纳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要塞和边疆,波西米亚人、匈牙利人、奥斯曼人都围攻过维也纳,当然最后是哈布斯堡王朝笑到了最后。
对维也纳的物质的形象而言,它悠久的历史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影响,斯蒂芬大教堂和大教堂里的腓特烈三世墓,还有地下墓室里的公爵们的棺材和装内脏的盒子,还有皇族墓地的棺材,大概是最主要的几部分。在街头景观和建筑上保留的并不多。除了历次战争的破坏和劫掠,因为奥地利贵族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着自己的财力和威望,所以他们会翻建自己在维也纳城里的宫殿,甚至干脆拆掉重建。所以如果你想体验那个古老的维也纳是很难的,你挑一个比较黑的晚上,在旧城最贵族气派的那些地方,比如绅士街上漫步,看那些暗影大概能够感受到中世纪和近代以前的那个维也纳。海顿和莫扎特的那个维也纳!
维也纳今天的标志性形象实际上是1850、1860年代的产物。1857年拆除城墙的特许令第一次改变了维也纳的面貌,拆除城墙之后诞生的环城大道,以及围绕着环城大道的环区,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个时代持续到1890年代。1890年代维也纳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改造和重新规划,其中重要的就是维也纳地铁,当然维也纳地铁很多时候不在地下,也可以叫维也纳城市铁路。1815年维也纳人口不到20万,1848年不到40万,1914年已经突破200万。奥匈帝国的这半个世纪是维也纳的黄金时代,但是黑暗年代也就由此而来。
战争让五千万人口的帝国崩溃,但维也纳还是维也纳,总人口600万的奥地利共和国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维也纳。维也纳的金融体系是为五千万人口的中欧大帝国准备的,所以到二十年代纷纷崩溃。奥地利和维也纳的黑暗时期就开始了,然后一直持续到战后。维也纳今天也没有恢复到1913年的顶峰,这是一个劫后余生的城市。
然后我们来谈谈这个城市的人!还有这个城市的文化形象。青年维也纳的赫尔曼-巴尔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维也纳的文章,当时他已经跑去德国了。他说维也纳人认为自己是得天独厚的、绅士的、殷勤的、应该被赞颂,但是他们自己却天天拽脏话。这篇文章被帝国禁了,但说的不一定不对,维也纳人的特殊性就是相对于柏林来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和维也纳在德意志的形象联系起来谈。
维也纳和柏林是德意志的两个核心,如果我们不考虑法兰克福,那就是两个头,如果考虑到法兰克福那就是两个半。维也纳在东南边缘,柏林在东北边缘,一个在寒冷的山间,一个在寒冷贫瘠的沙土地上。但它们成为德意志的两种文化,两种道路的代表。维也纳人喜欢跟柏林比,比如约翰施特劳斯有一首曲子叫“唯一的帝国之都,唯一的维也纳波尔卡”。
如果城市能用乐器来比喻,我想维也纳应该是小提琴。
钢琴独奏太出挑,维也纳既不像柏林伦敦巴黎那么受人关注,但却是德语区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柏林),联合国三大驻地之一,曾经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中心之一,她的历史和地理地位绝对是欧洲前几名之一。
而维也纳居民三分之一有斯拉夫血统,斯拉夫人的热情与日耳曼人的严谨在这里交汇,世界音乐之都的美誉可不是说说而已。不像巴黎地铁里邋遢的萨克斯音乐人那样把音乐降到混口饭吃的地步,维也纳的卖艺人都是能在几秒钟内就让路人瞠目结舌驻足观看的。曾经一次我遇到一个端着纸杯咖啡的中年妇女,坐在路边花台上,放下杯子就那样坐着开始唱歌,女中音,刹那间整条街都仿佛安静下来,剩下她空灵又浑厚的美声,连卖唱这个词都不好放到她身上,她只是那么唱,就像在学校教室里练声的时候一样,心无旁骛。这才是音乐真正的样子,为了生存也可以很高雅。
维也纳的优美背面是狂野,周末全城地铁通宵运营。并且最关键的是,维也纳很干净,尽管人们狂欢到深夜,但维也纳的地铁街道依然是在欧洲我见过最干净的。(德国也许更干净,可是德国人是过分压抑的缘故)。
每年全球各种“宜居城市排行”铁定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是真的宜居。 先是维也纳的气候偏干燥,雨水少,一年遇不到几天非得打伞出门的大雨,要有就是夏季的变态雷雨了,一般飘飘小雨冲锋衣就够了。但是哪怕是冬季开暖气,湿度都不会像北京那样让人晚上睡一觉醒来嗓子干到痛。 在我印象里,维也纳基本上都是湿度宜人阳光明媚的。
交通 公共交通非常棒,尤其是地铁。 维也纳城区五条地铁线,覆盖的面积已经相当大了,工作日基本上三到五分钟一班,完全没有等地铁的烦恼。比起伦敦那种过于老旧的小列车,维也纳的地铁简直是宽敞又安静的不行,(国内地铁当然更好一些啦,毕竟 新,但因为欧洲地铁总体都比较老的缘故差不多都是又深又旧又小又吵,维也纳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出色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