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21回 文/曲非烟)
读完天龙八部,相信很多人都会被其中的故事震撼。当然,乔峰三兄弟的故事最是让人印象深刻,而三个主角的故事,也犹如他们的性格一样,迥然不同。比如本文我们要说的感情经历,乔峰、虚竹还有段誉三人的爱情过程和结局基本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虚竹相较乔峰和段誉却幸运了许多,甚至轻松了许多。我们来看看这三兄弟的感情历程。

乔峰的感情是比较单纯的,因为他的故事里头只有一个阿朱。虽然还有阿紫一直在纠缠,但是乔峰的立场却非常清楚,始终如一。乔峰和阿朱原本互不认识,而且地位差距极大。但是,两人却相濡以沫,而且生死与共,经历了数场患难后,他们的感情终于得到了升华。可以说,乔峰和阿朱的爱情历程是最辛苦的,但是结局也是最悲剧的。金庸笔下的男女主角,鲜有死在情侣手下的。除了笑傲江湖中的岳灵珊和林平之,阿朱和乔峰算是最让人心痛的一对了。为何如此深爱的两个人,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让人泪目?这大概就是武侠小说的魅力吧。再看看段誉,也差不多如此。

段誉为了追求女神王语嫣,付出的、经历的也相当多。就连段誉到最后都承认,自己为了讨好王语嫣,不仅失去了尊严,甚至性命都数次相送。然而,换来的却是王语嫣一次又一次的冷眼。就连最后的枯井底,也是在王语嫣被慕容复放弃之后而得到了安慰。换言之,段誉付出了这么多,实际上全都是竹篮打水,人家王语嫣一直将其当做一个备胎。当然,这一事实到了世纪版,金庸先生也没有再去遮掩,明确告诉读者,也直接让段誉清醒——人家王姑娘爱的人,还是他的大表哥。过程也罢,结局也罢,都和乔峰一般艰辛,也一样的悲剧。

可是,为何只有虚竹毫不费劲就得到了梦姑呢?笔者认为当从天龙八部这部作品的主题来回答。我们都知道这部作品浸染了很多金庸先生的佛家思想。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之后,因为丧子之痛让他前往佛门寻求心灵的解脱。而天龙八部正是他在一段修行之后的感悟力作。可以说,天龙八部的主题恰是金庸先生佛家思想的表现和表达。那么他想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一种什么感悟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佛门中所讲的“放下执着和四大皆空”。而“虚竹”的名字,恰是对这一思想最佳的诠释。尤其是将“虚竹”的名字颠倒过来后,这种暗示就更加清楚了。

虚竹原本就是佛家弟子,而“虚竹”二字也是他的法号。虚竹二字颠倒过来就是“竹虚”,何谓“竹虚”?连读三遍就更清楚了——竹虚、竹虚、竹虚,其实就是在强调一个“空”字!正所谓“虚怀若谷”,强调的就是“虚竹”这种“空”的境界。为何虚竹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梦姑?原因就是金庸先生想通过“虚竹”的经历来告诉世人:何为幸福?幸福就是当你放下执着,对人生百态,人生的一切都能以一种“四大皆空”的心态来泰然处之、安然接受的时候,就是幸福。当你得到了这种境界,那么你就得到了幸福!如果从感情这方面来看,大概也可以理解成无欲无求吧!
因此我们才说“虚竹得到梦姑为何毫不费劲?把他的名字颠倒过来读三遍,你就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