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这枚红气球吗?

如果你还有印象,或许还没忘记两年前被那部《小丑回魂》支配过的恐惧。
反正看完之后橘子君一度不敢直视麦当劳叔叔了......

就在几天前,《小丑回魂2》发布了官方中字预告。
橘子君看完之后,嗯,这两年没白等!
女主也确定了,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饰演长大后的贝弗莉。
不得不说劳模姐这张脸不仅能驾驭大女主,恐怖片也能hold住哎!

当年《小丑回魂》上映,真的够轰动。
票房一路高歌,上映头一个礼拜就刷新了恐怖片的各种记录。3500万美金成本,最终收获七亿票房回报,翻了将近二十倍!

口碑也不差,豆瓣7.3,烂番茄85%,IMDb7.4。
这在各种网红恐怖片里,算不错的了。(看看《修女》和《昆池岩》的评分就知道了)
原著改编自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
故事内容挺简单的,讲的是德里镇的一群小伙伴为寻找男主比利的弟弟,遇到的一系列恐怖故事。

而这帮小伙伴,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惨。
他们都是不被看好的边缘小孩,受尽各种霸凌和羞辱,于是乎这个小组还取了个应景的名儿,窝囊废俱乐部。

而他们面对的恶魔,可以更换任意形态。总有一款,让你吓到尿裤。(前方高能预警!!!注意这不是演习!!!)
你越怕什么东西,它越能让你去想这个东西。
黑人小孩因为火灾失去双亲,所以见到了门后几双挣扎,烧焦的手。

妈宝男艾迪从小受到妈妈以爱之名的“绑架”,既怕生病又有洁癖的他,遇到了是浑身没一块好肉的麻风病人。
幕后花絮的冲击感好像是比电影里要小得多......

小胖墩本看到书里的断头尸体心有余悸,结果晚上就有无头尸朝他跑来。

小女孩贝弗莉,从小就被荡妇羞辱和父亲性侵。当她剪掉父亲痴迷的长发时,整个浴室瞬间“血崩”,鲜血也象征着女孩转变成女人的“初潮”。
贝弗莉害怕的,是成为女人。

比利,也因为失去弟弟而内疚,看到了变成僵尸的弟弟。

恶魔恐怖的样子或许千奇百怪,但最后他们都会变成一个原形,一个叫Pennywise的小丑。
它拿着鲜红的气球,随时都会对你下手。

小丑,其实是他们内心恐惧的外在物化。
它以小孩的恐惧为食物,而且恐惧越多,它越满足。

不过恐怖只是这部电影的噱头,《小丑回魂》把这些恐怖的元素摆在台面上,为的就是让你面对这些恐怖,并勇敢地战胜他们。
是不是画风一转,恐怖片立马变成青少年成长教育片,一出暗黑版的《怪奇物语》即将上演。

外表是吓小朋友的恐怖片,内核却是热血的青春励志片。
它有小清新,一群少男少女在夏季的青春萌动。

也有重口味,一起对抗恐怖的怪物小丑。

闪闪发光的友谊,《小丑回魂》里也看到,比利和贝弗莉的对话,就好像两位“臭味相投”的老友。

为了克服内心的恐惧,大家一起组团看恐怖片,等待小丑的到来,橘子君看到这一幕居然有点羡慕了,谁不想和一群好友窝在一起刷电影呢。

艾迪受伤瘦手臂上的绷带,也把绷带上的loser(失败者),改成了lover(爱人)。
还有比它更温暖,又更硬核的电影吗!

第一部的结尾,窝囊废俱乐部把小丑打跑了,他们也能直面自己曾经的恐惧,勇敢的去挑战它。
小团体变了,窝囊废俱乐部的孩子们能正面硬刚曾经的霸凌者。

个体也跟着小团体一起改变了,终于能说出那个一直不敢表达的东西:“我不要。”

第一部的结尾,看似留下的是美好,但伤口愈合留下的伤疤,你不确定会不会又在某一天复发。
所以第二部的内容,正是想探讨这样的问题,时间放在了27年后,窝囊废俱乐部的七人组都已经长大成人。

别看预告片只有两分半钟,里面却是干货满满。还很清晰的给出了两条故事主线。
第一条线,源起。
长大后的贝弗莉回到儿时的小屋。这栋房子的主人,却变成了一个独自居住的老太太。
头30秒,或许还在回忆美好的少年时代。

但这只是表象,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虚焦镜头下的老太太突然开始了各种怪异的举动,比如鬼鬼祟祟的走步。

没看清,咱们再放大一下。

聊到死人时,她突然静止,然后又回过神来,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奶奶这段表演实在是太吊了,一开始还以为是视频卡了......橘子君看得直想提前为她预订奥斯卡最佳女配!!

这个僵持不动的老太太,超怂的橘子君决定先让她闭麦。

果不其然,这个老太太满脸写着四个字——高能预警。
不过这一段导演确定不是从《进击的巨人》找到的灵感吗??



而这一切的原因是贝弗莉发现了一张马戏团小丑的照片,打开了她尘封多年的记忆——照片里的男人像极了当年可怕的小丑。

那么他到底是不是小丑本尊呢?如果是的话,究竟是什么让他变成了孩子们的噩梦?
惊悚又诡异的外壳下,《小丑回魂2》更像是探索小丑起源的故事。

第二条线,复仇
窝囊废七人组27年后再聚首,除了劳模姐的贝弗莉,还有一美扮演的长大后的比利。
天使阵容,魔鬼故事。

记得小丑的传说吗?每隔27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就会飙升。这次的小丑,还为观众留下了真容。
小丑的又一次献身,极有可能对曾经的窝囊废七人组展开复仇,或者,展开一场新的“屠杀”。

这次摆在废柴俱乐部面前的问题,更加的现实和复杂:
当他们成了和自己讨厌的父母一样年长时,他们还会像儿时的自己一样直面恐惧吗?

就像第一部里小胖墩本在路边被一群大孩子欺负,路过的两个大人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本被霸凌。
他们冷漠又自私,他们是看到别人受欺负却无动于衷的吃瓜群众,他们就是父母从小给我们灌输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屋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的现实样板。

前一阵子,微博有一个热门话题:父亲会影响女儿的择偶观。
我想不少小孩因为父母在为人处世上不好的行为,心里都曾暗暗发誓“我绝对不要变成我爸妈一样的人”“我活着要比他们自由和潇洒”......
可结果往往都是思想上的塔利班,行动上的脑血栓。

当他们变得和自己父辈一样大时,他们还会不会像少年时的“窝囊废”一样,勇敢的面对恐怖,面对自己的心魔 。
或许第二部,可能更像是中年社畜不甘现实的奋力一搏。

为什么小丑是人们的恐怖根源?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厚重的面部妆容会让人不安,它掩盖了小丑的真实表情。
对于美国人来说,小丑这个形象早就是梦魇一般的存在。比如开启恐怖记忆先河的肥胖杀人小丑。

影视作品里也把小丑塑造成了恶魔的形象:
《美国恐怖故事》里的小丑恐惧症症,还有最有名的,《蝙蝠侠》里面的大反派小丑。《头脑特工队》里令小女孩莱莉不安的记忆,很大一部分都来生日派对请来的小丑。

恐怖到就连政治正确包容无限的美国,都严令禁止人们在公共场所戴面具并穿奇装异服(除了万圣节)。

要是用小丑来类比一下咱们中国小孩的恐怖回忆,大概就是香港僵尸片和《黑猫警长》的螳螂尸体。

在预告片里,尽管小丑露面的时间不多,但也透露了不少与小丑有关的,细思极恐的情节。
比如贝弗莉胳膊上也莫名有不少淤青。
原著里说是男友家暴,预告片里虽然没有讲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她逃离了父亲,却仍然逃不了虐待的痛苦。

窗户上的6只苍蝇,而6,也是窝囊废俱乐部剩下的成员人数。
苍蝇喜爱腐烂的东西。难不成,附近藏着尸体?

镜子里反射的回忆是七个孩子,现实里的小团体却只剩下了五个人。少了的两个人去了哪里?


从预告片的各种细节和内容就能看出来,第二部的野心,一定不止于刷新票房纪录。
毕竟刷新纪录的事情他们已经做过,他们想探讨更多东西,让世界上都留下美丽又恐怖红气球。

甚至,玩的更恐怖。

玩的更野,

玩的更热血,

甚至,玩的更甜蜜。
想想也是神奇,前世一美和劳模姐在x战警里互掐,这一世两人居然玩起了……亲亲?


暗示太多了,都成明示了。
或许,直面恐怖,有时候比恐怖本身更可怕。
所以《小丑回魂2》,橘子君是爆炸期待!
但最终是神作还是神坑,上映时再验货也不迟!

最后说一句,预告都出中文简字了,希望这次的小丑回魂,别又回到我们的网盘里。

玩游戏赢《大侦探皮卡丘》电影周边哦!!!

加【橘小电】微信,进微信群啦~等你来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