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部古装片。
别怕,不是闪瞎人眼的撞色style:

也不是美妆美颜齐上阵的cosplay:

更不是二十一世纪换头大法Photoshop:

而是一部把油画拍成电影、把电影拍成油画的影史经典 ——
巴里·林登
Barry Lyndon

它有多美?来看几张截图。
这是片中的贵妇:

这是片中的城堡:

这是片中的田野:

这是片中的房间:

这是片中的……胸:

这是伍迪·艾伦口中“导演万神殿”最高位置的所有者、
离上帝最近的电影人——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中期代表作。
它不单单是一部史诗作品那么简单。
甚至可以说,《巴里·林登》是库布里克身为作者导演的巅峰之作。
若没看过这部,就相当于没看过库布里克;
再说夸张些,若没看过库布里克,就相当于没看过电影。

那个已经被讲滥的“斯皮尔伯格把上帝错认为库布里克”的段子在这儿就不重复了。
单说这部1975年的片子,虽然在库神的作品序列里,
没有“未来三部曲”(《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那么赫赫有名,
但绝对称得上是一粒最为宝贵的珍珠。
今天毒药君就要为大家拂去蒙于其上的尘土,
尽量展现出它本有的夺目光辉。
《巴里·林登》对世界影坛造成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这么说吧,吴宇森的教堂枪战放鸽子,最早就可追溯至这部电影。


上图《巴里·林登》,下图《喋血双雄》
姜文的“慢工出细活”更是师从库布里克。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此片配乐的喜爱,
曾将片中的古典音乐(亨德尔作品)用作《一步之遥》配乐、
以及放在《邪不压正》片尾。

影片里的烛光场面,全部采用自然光拍摄。
使用蔡斯公司为NASA制造的航天镜头,f/0.7超大光圈,50mm焦距,
搭配Mitchell 35mm机身,呈现了无与伦比的“曝光不足式”沉浸效果,
至今仍是教科书级别,为摄影爱好者们津津乐道。


这颗独一无二的镜头直接被送进了博物馆
那么,《巴里·林登》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概括:
18世纪一个爱尔兰青年命运升降沉浮的一生。
男主人公瑞德蒙·巴里由瑞安·奥尼尔出演。
别看错哦!可不是打篮球的那个奥尼尔。
他1970年的代表作《爱情故事》在美国大受欢迎,摘下票房亚军。
影片主题曲《Love Story》已成经典(不是泰勒·斯威夫特那首)。

《爱情故事》里的瑞安·奥尼尔(右)
幸运的是,华纳兄弟答应出资拍摄《巴里·林登》,
提出的条件就是库布里克必须选一位票房成绩进入Top10的男明星担任主角,
而这是瑞安·奥尼尔唯一一次进入Top10。
CHAPTER 1——浮

开场,一个充满磁性略带调侃的旁白声响起,
他将带领我们见证巴里·林登的一生。
这里的旁白可不是简单的复述或辅助画面表达,
而是与画面内容形成有效的对应关系,是影片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巴里的父亲被调教成为法律人,却命丧于一场决斗,只是因买马时与人起了纠纷。
全片第一个镜头就是决斗大远景,而决斗这一形式也将伴随巴里一生,
成为他命运中几个重要转折点。

旁白又说,巴里的母亲宣称只为儿子跟死去丈夫的回忆而活。
画面里,她却跟守寡之后的追求者漫步山间。
声音与画面,形成绝妙的讽刺。
高级幽默。

巴里青春期的第一次骚动,献给了表妹。
前面的胸,就是表妹的,她把丝巾藏在身上,让巴里找。
还说“你爱找哪里都可以”。
撩汉大师。

可惜,正如旁白所言:“初恋!那能完全改变一个年轻男人。”
巴里的初恋遇人不淑,他表妹跟他好了没几天,转头就看上了部队军官。
表妹家人也十分赞同这桩婚事,毕竟名利双收。

巴里要跟军官决斗。
军官看似威武其实是个怂蛋,枪响的一瞬间,他倒地,不是中弹而是吓昏了。
后来出逃以后的巴里才知道,他用的枪里是空包弹。
表妹的家人才不会让他坏了好事。

枪杀军官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巴里跑了,带着母亲给的积蓄。
结果没走多远就被截了胡,财物马匹被强盗洗劫一空。
倒霉催的。

走投无路下,巴里在英格兰参了军。
在军中,他巧遇老友,老友战死前留给他一笔财富。
见识了战争的残酷,又有了钱,巴里很自然地萌生了溜号的念头。
恰好他撞见一对基友在河里洗澡,话离别之情,其中一个要去不来梅送情报。
天赐良机啊!

牵走马、换衣服、拿证件,拜拜~
人逢喜事精神爽,巴里骑着马得意地穿过了同盟普鲁士军队驻扎的地界。
还邂逅了一位小寡妇,二人共度了几日良宵。
化身费肯汉少尉(英文Fakenham,fake意为假的、冒充的,起名都很讲究)的巴里,
没爽几天又被截胡。
一位普鲁士军官碰到他,“热情地”为其指路,还看了他的身份证件。

虽然心里慌得一批,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军官心下有了疑惑,但并没马上戳穿他,还带他到普鲁士军中款待。
当巴里最终在送情报给谁这个问题上露出马脚时,
军官确认了他的逃兵身份,并给出他两个选择:

等于没有选择
悲催的巴里又入了伍,这次是以普鲁士的身份。
巴里虽然鸡贼,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勇敢。
而且他还总能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
这也是他为什么总能在低谷中一个鲤鱼打挺翻身农奴把歌唱。
在一场战斗中,他勇救军官,立下战功。

之后,由于他爱尔兰人的身份,军官派他去当间谍,
监控另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浪荡赌徒巴里巴瑞(连名字都像克隆的)。
巴里见到巴里巴瑞的第一面,就哭了。
可能是听到乡音的缘故,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巴里巴瑞被巴里的真诚打动了,他恐怕还是第一次见上来就兜自己老底的间谍。
这一招以退为进的骚操作,成功取得了巴里巴瑞的信任,两人抱作一团。

果然,在巴里巴瑞被驱逐出境的时候,巴里被一起带走恢复了自由身。
二人打配合赌钱无往不胜横扫欧洲贵族,那叫一个潇洒。
就在此时,巴里邂逅了林登伯爵夫人。
他沦陷了,当然不是因为爱情,那是小孩子才玩儿的游戏;
而是因为她的爵位,和那个土埋半截行将就木的老头。


不得不说,林登夫人确实美,也有着天生的贵族气质。

但这对巴里来说只是次要。

爱情就是你看我,我看你
为什么林登夫人一出场就自带贵族范儿?
因为她的饰演者马里莎·贝伦森就是个真正的贵族。
她的父亲是前外交家,后转业为航运主管,拥有立陶宛犹太血统。
母亲是一位女伯爵,意大利贵族,有着意大利、瑞士、法国和埃及血统。
外祖母是时尚设计师;外祖父是伯爵,兼通神学者和灵媒。
妹妹是模特、演员和摄影师。
另外,她还是以火星研究闻名于世的意大利天文学家、
科学史家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的曾侄孙女。
同时她也是著名历史学家和收藏家伯纳德·贝伦森的侄孙女。
这家世,就问你服不服吧!

想娶~
咳咳,嗯,说回正题。
瑞德蒙·巴里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了林登伯爵夫人。

对嘛!这才是成年人的节奏
当然,林登老爷子也争气,眼看着被戴了绿帽,
没蹦跶几天,就两眼一翻双腿一蹬咽了气。
自此,巴里迎娶白富美、升任CEO、
从瑞德蒙·巴里正式成为巴里·林登、走上人生巅峰。
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CHAPTER 2——沉

成婚那天,林登夫人的儿子布林顿子爵似乎不太开心。
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看穿了一切。

也是从这天起,他心里就种下了对巴里仇恨的种子。
那边呢?巴里得逞,其小人得志后的嘴脸,
库布里克用一个动作就说尽了:

婚后的巴里得以彻底解放天性,结结实实过了一段醉生梦死的浪荡生活。
林登夫人则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睡在旁边的是本片摄影师John Alcott。“昏睡的贵族”是影片一个重要意象,多次出现
不过还好,林登夫人守活寡的日子并没过太久。
巴里“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玩腻了也就自然回归家庭了。
毕竟,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爵位可不能丢。
巴里十分宠爱自己的孩子,他同时想方设法贿赂上流社会的人,
以期延续自己的贵族头衔和奢靡生活。
然而,林登家族的财务状况日趋恶化,已支撑不起他庞大的开销。
与此同时,布林顿子爵和巴里的矛盾趋于白热化,前者离家出走。

巴里的人生开始急转直下。
他最心爱的孩子,偷偷跑出去骑马,不幸夭折。

那曾经在儿子生日时载着欢声笑语的小羊车,如今拉着灵柩。


巴里无法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己。
财务早已入不敷出濒于崩溃的林登家族,开始反击巴里。
布林顿子爵归来,他要和巴里决斗。
这又是一次决定巴里命运的决斗。
布林顿临场被吓得呕吐,巴里却泰然自若。
这样的生死关头,他已经历过太多。

他们靠猜硬币正反面决定哪一方先开枪。
布林顿猜对了,枪却在对着地面上膛时走了火。


你们TM在逗我?
但巴里没有趁火打劫,他也朝地上开了一枪,
就是本文前面那张惊飞鸽子的动图。
他虽鸡贼,却没有泯灭善念。
再轮到布林顿后,他没有再失手,巴里被击中了。
CHAPTER 3——尾声

还好,那一枪没有伤及性命。
巴里小腿截肢,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妈妈。

布林顿要求他不再见林登夫人,作为条件,
他将得到林登家族每年五百基尼的终身奉养金。
后来的巴里似乎重操旧业当起赌徒,只是没有之前那么成功。
他再也没见过林登夫人。

库布里克最初是想拍摄英国大作家威廉·梅克匹斯·萨克雷最著名的小说《名利场》,
但他发现根本无法在有限的三个小时电影片长里把书中丰富详尽的剧情讲述清楚,
所以才决定改编他的中篇小说《巴里·林登的遭遇》(《The Luck of Barry Lyndon》)。

萨克雷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创作了这部小说
考究的美术设计、天然去雕饰的打光、以及精致绝美的取景,
为影片创造出一种18世纪古典油画风格,
特别是洛可可主义英国肖像画及风景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的作品。

上为庚斯博罗油画,下为影片截图,无缝衔接
片中有些古代服装甚至是服装设计师直接从拍卖会借过来的货真价实的古董,
堪称名副其实的“古装片”。
库布里克用极度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完全复原了十八世纪的欧洲图景。
那一个个缓慢推拉的超大幅度变焦镜头,
既凝滞沉重,又富于动感;
既惊世骇俗,又贴切异常。

圣洁动人

惊心动魄
更为传奇的是,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制作场地从爱尔兰转移到英格兰。
原因是库布里克得到消息说由于他在爱尔兰拍摄一部涉及英国军队的电影,
他的名字已经上了爱尔兰共和军的暗杀名单。
心疼我库神一秒钟。

拥有伍迪·艾伦、马丁·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
阿汤哥、姜文等一众大牌迷弟的库神,
可绝不仅仅富于“极客精神”。
他之所以被称作“电影上帝”,更在于他叙事的“上帝视角”。

马丁·斯科塞斯盛赞《巴里·林登》(音乐为舒伯特作品)

之于《巴里·林登》,贯穿全片的旁白不仅没有破坏电影的影像叙事,
反而保留了原作的文学性。
那全知全能、预知未来的口吻,更增添了宿命的悲凉。
那种面对人生无常、大起大落的虚无感,直达哲学高度。
甚至与我国古典文学巅峰《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判词在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见证悲剧如何一步步发生。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如今,恐怕再也出不了《巴里·林登》这样伟大的作品。
库布里克回銮天堂,恐再难找出第二个有如此深邃哲思又善于精雕细琢的导演。
恰如斯皮尔伯格所言:
“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存在,意味着其他人都是在给小孩拍电影。”
在毒药君看来:
《巴里·林登》可与《公民凯恩》并列影史最伟大电影。
这是库神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诸君且看且珍惜吧!

近 期 热 点


















